小说《双界征途:从明朝纨绔到星际霸主》的主角是沐天波,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。作者“浮世清欢2025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。如果你喜欢历史脑洞小说,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。目前本书已经连载中,最新章节第147章等你来读!
求双界征途:从明朝纨绔到星际霸主小说的全文免费阅读链接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昆明新城·滇池东岸清晨,阳光洒在滇池东岸,粼粼波光闪耀。然而,此时的宁静却被蒸汽机的轰鸣无情打破,惊飞了一群又一群的红嘴鸥。它们在低空盘旋,发出阵阵鸣叫,似在抗议这突如其来的喧嚣。十二架龙门吊沿着新筑…
《双界征途:从明朝纨绔到星际霸主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“你猜俺今儿组装啥了?十层楼里的升降机轨道!”李铁匠满脸兴奋,一边说着,一边比划着掏出一个铜制小齿轮。“天工建工集团给的公差表精确到毫厘,比俺打铁准百倍!俺以前打铁,虽说也讲究个尺寸,但哪能像现在这样精确啊。在这儿干活,真长见识!”张老四接过小齿轮,仔细地端详着,那精致的工艺让他忍不住赞叹。他咬了一口夹着腊肉的炊饼,那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口腔中散开。
《双界征途:从明朝纨绔到星际霸主》精彩章节赏析
昆明新城·滇池东岸
清晨,阳光洒在滇池东岸,粼粼波光闪耀。
然而,此时的宁静却被蒸汽机的轰鸣无情打破,惊飞了一群又一群的红嘴鸥。它们在低空盘旋,发出阵阵鸣叫,似在抗议这突如其来的喧嚣。
十二架龙门吊沿着新筑的水泥码头一字排开,犹如一个个钢铁巨人,有条不紊地将晋宁铁矿的钢梁送上货船。
豫东移民李墨林,这位崇祯元年的进士,因治河方略与阉党相左被贬至云南,此时正站在三层高的规划司阁楼上。他右袖常别着七支绘图炭笔,此刻手中拿着琉璃放大镜,仔细地扫过沙盘。
滇池北岸的工业区宛如一幅巨大的棋盘在眼前铺展。青灰色的水泥厂房整齐排列,每一座厂房的顶部都顶着飞檐黛瓦,远远望去,仿佛一片钢铁丛林生出了琉璃翅膀,充满了独特的韵味。
炼钢厂里,十二座五十丈高的高炉矗立,外包着钢筋网,顶部飞檐下挂着镇火铜铃,微风吹过,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;玻璃厂中,琉璃瓦生产线悬空而建,碎玻璃渣铺就的七彩甬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;蒸汽机厂的铸铁车间形似天坛祈年殿,穹顶嵌着玻璃,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车间内,明亮而温暖。
“瞧瞧这‘滇阳大道’!”
陕西来的纺织女工王秀兰拉着同乡,眼中满是惊叹。
她们脚下的水泥路足有六丈宽,能轻松并行四辆蒸汽车。“比西安城的朱雀街还气派!”
她们身后,挂着“秦绣坊”鎏金匾额的商铺正在安装玻璃橱窗。苏绣的细腻与苗锦的艳丽在通透的琉璃后交相辉映,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望。街道上,六丈宽的主路铺着钢筋网水泥,两侧的明沟覆着镂空铸铁板,既实用又美观。
商业区的“滇阳大道”上,沿街店铺采用混凝土框架搭配木质格栅门面,二楼悬挑的玻璃橱窗独具特色;“百工市”里,五百个水泥摊位顶覆可伸缩油布篷,到了夜市,煤气灯燃起,灯火通明,热闹非凡。
住宅区同样别具一格,“北民坊”是三层回字形筒子楼,天井中央设有公共水塔与澡堂;“匠人里”则是独栋水泥小院,坡屋顶覆着小青瓦,院墙嵌着玻璃瓶作装饰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………
天工营造司的议事厅内,气氛紧张压抑。
水利郎官张云帆,这位原黄河水利同知,天启六年因揭露河工贪腐遭追杀,化名潜逃入滇,左腿虽微跛但能日行百里勘察水情,此刻他面色阴沉,将文书狠狠摔在花岗岩会议桌上。
“这是本月第三起屋顶坍塌!”
张云帆愤怒地说道,“你们为了仿古建飞檐,把钢筋都削薄了三成!这样下去,怎么保证建筑的安全?”
规划司主事李墨林却不慌不忙,伸手抚着琉璃沙盘上的微型楼阁,说道:“张大人可知,上月江南商帮为何多下三成订单?就因咱们屋脊上的螭吻比苏杭的更古雅!这是我们融合古今建筑的特色,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和游客。”
说着,他忽然掀开沙盘罩布,露出底下纵横交错的钢架,“再说主体结构用的可是三期钢厂的高碳钢,撑得起十层楼!些许飞檐装饰,又有何妨?”
………..
“二位大人,洪水要淹到南门了!”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,滇池巡检使杨云波,这位大理白族治水世家的传人,踹门而入。
他身着蓑衣,上面的雨水不断滴落,在地面上汇成了溪流。他腰间那把祖传的分水铜尺刻有南诏水文图,此刻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。
“昨夜暴雨,盘龙江水位已漫过洪武年的石刻!情况十分危急!”杨云波大声喊道。
…………..
滇池泄洪渠·申时
滇池泄洪渠边,一片忙碌而混乱的景象。三万民工在齐腰深的水中奋力打桩,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他们脸上。
王栓柱肩扛沙袋,大声吼道:“加把劲!堵住这个口子,家家多分半斤猪油!”他十五岁的儿子王铁蛋在一旁操作着蒸汽抽水机,气缸喷出的白雾与雨幕混作一团,让人难以看清周围的情况。
“停手!”
张云帆策马冲上堤坝,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急切。他扬起马鞭,指向正在填土的民工,“这处泄洪渠不能堵!要学都江堰的鱼嘴分水,合理引导水流,才能避免更大的灾难。”
“分个球!”
李墨林乘坐马车赶来,溅起大片泥浆后停下。他从车上下来,大声反驳道:“按我的方案,沿湖筑五里混凝土堤,管它几丈浪都能挡住。现在堵上这个口子才是当务之急!”
“二位大人看天!”
王秀兰突然尖叫起来。众人抬头望去,只见滇池上空乌云裂开一道缝隙,如血的夕阳洒下,将水面染得通红。然而,令人惊恐的是,浪头正拍向新筑的住宅区。
…………..
五华山的议事厅内,气氛凝重。沐天波踮脚调整着滇池模型,琉璃烧制的盘龙江在机关催动下波涛汹涌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。
“泄洪渠要改道,绕过新城区的玻璃厂。”沐天波神色严肃地说道,“但需炸毁三座才建半年的筒子楼,以此来缓解洪水的压力。”
“不可!”李墨林顿时眼眦欲裂,激动地喊道,“那楼里住着三千北民,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,把一辈子的血汗钱都搭进去了。炸掉楼,让他们住哪里?”
“不炸?”张云帆将自己的治水图铺天盖地展开,急切地说道,“等洪水冲垮炼钢厂,三十万斤钢水倒灌滇池,那后果不堪设想,死的就不止三千人了!”
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,老国公沐昌祚突然抽出镇滇剑,“唰”的一声劈开了模型,琉璃碎片迸溅如星。
“调沐府亲卫队疏散民众,两个时辰后炸堤!”
沐昌祚大声下令,“天波带工匠连夜赶制沙袋,沿新规划的B3区筑临时堤。你二人若再吵半句,都去江底喂鱼!”
………..
子夜时分,新城西郊一片寂静,只有洪水的咆哮声打破黑夜的宁静。三百门铸铁泄洪闸缓缓升起,洪水如困兽出笼般汹涌地扑向预留的泄洪区。
沐天波站在瞭望塔上,举起望远镜,紧张地观察着局势。他看见王栓柱抱着家当从筒子楼狂奔而出,怀中那包关中黄土不小心散落,融进了泥泞之中。
“少爷,玻璃厂的琉璃瓦保住了!”阿秀淋得透湿,气喘吁吁地跑来,“但李大人跪在废墟里,非说要给北民再造十栋楼……”
沐天波摸出怀中的玉璧,青光映出滇池上漂浮的屋梁。对岸的天工坊仍在喷吐烟云,仿佛这吞天噬地的洪水,不过是巨兽打翻的一盏茶。
此次洪水,新城约三分之一的面积(约20平方公里)被淹没,受灾人口达8.7万人,其中包括3万北民。经济损失也十分惨重,损毁厂房12座,泡水蒸汽机47台,浸毁南洋稻种三千石。
灾后,沐府迅速采取行动。
成立了“滇池水利总局”,任命张云帆为总办,杨云波为副总办,负责统筹滇池的水利治理工作。
同时,修订《营造法》,明确规定飞檐装饰不得超过主梁强度的30%,以确保建筑安全。工匠们还齐心协力研制出“气压式抽水机”,以炼钢厂的蒸汽动力驱动,效率比之前的蒸汽抽水机提升了五倍。
此外,在泄洪区原址开始建设“滇池大运河”,它将兼具运输与分洪的功能,为昆明新城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新城的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李墨林兑现了自己的承诺,带领工匠们为北民重新建造房屋。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,在保证建筑美观的同时,更加注重结构的安全。
张云帆和杨天波则全身心投入到滇池水利总局的工作中,他们日夜勘察水情,制定出一系列合理的治水方案。
王栓柱和儿子王铁蛋也积极参与到重建工作中。
王栓柱常常感慨:“虽然洪水冲毁了我们的家,但大家都没有放弃,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”王铁蛋一边操作着新的抽水机,一边坚定地说:“爹,我们一定能把新城建设得比以前更好!”
沐天波穿梭在各个重建现场,鼓励着大家。他深知,这次灾难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,但也让大家更加团结,更加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,昆明新城必将浴火重生,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小说《双界征途:从明朝纨绔到星际霸主》阅读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