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读文学网
热门小说在线阅读

完结版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章节阅读

喜欢阅读都市日常小说的你,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?本书以李燕为主角,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。作者“古闲”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,让人沉浸其中。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中,最新章节第178章,千万不要错过!

完结版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章节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徐丽中专上的是华阳财会学校。学习成绩不错,但是不善与人交往。毕业以后,同学中有的去了机关事业单位,有的去了会计师事务所,也有去企业的,但基本上做的都是财会工作。而徐丽则是应聘到华阳灯泡厂当了车间工人。…

完结版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章节阅读

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李燕又问道:“钱收回来了怎么办?”女警官说道:“交给警方,还给存钱的人。”李燕还想再了解点情况,女警官说道:“这个委托书已经在公证部门备过案,下面就看你的了!”李燕手里拿着委托书呆呆发愣。赵强拿过委托书看了看问道:“这个有什么用?”李燕指着赵强手里的委托书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你老板让我代表他处理金矿的事,真是莫名其妙!”说着

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精彩章节赏析

徐丽中专上的是华阳财会学校。学习成绩不错,但是不善与人交往。毕业以后,同学中有的去了机关事业单位,有的去了会计师事务所,也有去企业的,但基本上做的都是财会工作。而徐丽则是应聘到华阳灯泡厂当了车间工人。她的学历在一帮工人当中是最高的。

刚参加工作的徐丽显然还不适应车间的工作。一些多事的工人不是说她眼里没活儿,就是指责她碍手碍脚,弄得徐丽很尴尬。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比她小半岁的李燕就会挺身而出为她打抱不平。李燕个子高,人缘好,说话如打机关枪,说得那些人没办法回应,再也不敢找茬惹事。经过几次这样的事情,徐丽像找到了一个“靠山”,大事小情都跟李燕说,时间久了,她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。

李燕知道徐丽心里搁不住事,她一定是听到了什么消息,才急匆匆发了那封邮件。而姐姐李丽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,她会出什么事哪?

李燕比姐姐小八岁。从小在家里就跟姐姐在一个房间居住,家里是瓦房,房间面积不大,只能放一张稍大一点的床,姊妹两个就在这张床上一起挤了十三年。在她的印象里,从小到大姐姐总是细心地护着自己,从来不让她受一点委屈。

姐姐二十一岁那年结婚了。成了家的姐姐看着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幸福。姐夫说是去南方打工,从此失去了联系。姐姐对姐夫的失联并不感到伤心,拉扯着孩子,还操着母亲和李燕的心,有空就往家里跑,做饭、洗衣服、打扫卫生、修理门窗,什么家务活儿都抢着干。

李燕性格开朗,是个热心肠,经常有同学、同事、朋友到家里玩儿,都认识李丽萍,称她“大姐”。

李丽萍以前是华阳纺织厂的车间工人。华阳纺织厂也是华阳市属国有企业。厂里形势好的时候,是华阳市的骨干企业,光职工就有近万人。除了生产经营以外,厂里还有学校、医院,简直就是一个小社会。

后来企业经营不下去了。在改制的时候,民营企业华阳锦绣集团有限公司看上了这个厂。经过市政府协调,就把纺织厂买了下来,并答应市政府将纺织厂异地搬迁到华阳工业园继续生产。

异地建厂的事儿已经过去几年了,老厂区和职工家属房、职工宿舍全都拆除了,新厂区的建设还是迟迟没有一点动静。厂里多数工人要养家糊口,等不及,各自自谋职业去了。

李丽萍从十七岁进入华阳纺织厂,在车间里干了二十多年,亲身经历了厂子由盛到衰的全过程。绝大多数工友都走了,她和一百多名老实本分的工人还在等着去新厂上班。

等待是难熬的,而这一等就是三年。在这三年时间里,厂里只发给少量的生活费,困难的时候,连蔬菜都不舍得买。经常有职工到菜市场捡菜叶子回家吃。

李丽萍自打结婚以后,就在心心念念地等着厂里能分配一套家属房,在这期间,只好暂时住在一间职工宿舍里。二十多年过去了,家属房没有等着,连住的职工宿舍也没有了,只好回到母亲家里住。

等来等去,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,华阳锦绣集团新成立了一个“华阳锦绣投资有限公司”。纺织厂一百多名职工的工作关系都转到了这个公司,并且发上了全额工资。

换了新的工作环境,收入也增加了,李丽萍自然感到满意,话里话外透露着知足。

看着徐丽那封“大姐那里要出事了”的邮件,李燕百思不得其解,从窗户看到楼下那些发放广告的人,忽然想到了围绕着姐姐发生的怪事。

两个月前的一天早晨。

华阳商厦还没有开门,燕子灯具城的员工们如往常一样已经提前到岗。每个人身穿统一的工装,集合起来听主管经理做班前工作提示。接着打开样品灯开关,查验物品。各种式样的样品灯把灯具城照得熠熠生辉。时间还早,还没有上顾客,整个大厅显得有点安静。

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由远而近,不一会儿,一个身材不高,短发圆脸的女子款款走了进了李燕的办公室。

“燕——子。”女子拖着长腔跟李燕打声招呼,便径直走到墙角的矮柜前,熟练地把一杯豆浆和一个包子放进矮柜上的微波炉里加热。

“徐丽,志平出差还没有回来吗?”李燕正看着材料,头也不抬地问。

志平姓程,是徐丽的丈夫,在华阳市财政局财贸科当副科长。

徐丽慢悠悠地回答道:“在家也不吃早饭,我也懒得做。”

李燕调侃说:“你还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!”

徐丽回道:“厂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,就那两间办公室,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得满满的。那几个老爷们整天不是吸烟、打牌,就是讲黄段子,能把人烦死。还是你这里清静。不来这儿我还能去哪里?”

李燕和徐丽一边喝茶一边聊天。店里的顾客多了起来。

燕子灯具城有五十多名员工。八年前,华阳灯泡厂改制的时候,李燕和厂里的二百多工人被裁。李燕开了个灯具店维持生活,卖的都是灯泡厂积压的灯泡和日光灯管。好多被裁的工人在社会上漂了一段时间,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单位,就三三两两来到李燕的灯具店聊天。

灯具店的生意尽管也不好做,但听着昔日的老工友们日子艰难,李燕的心里不好受,再难也会时常接济一下需要帮助的人。有的工友想在她的店里干,她就让工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。灯具店挣得多就给工友多发点,挣得少就少发点,从来没有撇下过一个工友。时间长了,来她这里的人越来越多,到现在居然聚集了五十多名员工。当然了,灯具店连着几年也没有什么利润。也就是最近这四五年,李燕将那些老式灯具处理完,经销起南方的新式灯具,生意才好了起来。灯具店从路边的两间铺面搬到了华阳商厦,名称也改成了“华阳灯具城有限公司”。员工的工资关系也都转了过来,还上了社保。

一个员工小跑着过来报告说:“李总,大姐来了。”

李燕感到纳闷,姐姐很少到单位来找她。即使有事,也只会在家里或者把她叫到单位外边去说,今天突然到来,是有什么大事吗?

小说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阅读结束!

阅读全部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